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 王治峰)“爱心超市”“悦心书屋”“安心课堂”“贴心驿站”“暖心食堂”,近日,走进应城市新河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,设施完备、功能完善的村级服务综合体映入眼帘。
2021年换届以来,应城市全面启动村(社区)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三年行动,本着功能管用、基层实用、党员群众爱用的原则,规划建设“五心”党群服务阵地,破解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不平衡问题,打造村级服务综合体,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,擦亮群众幸福底色。
【资料图】
“爱心超市”激发自治热情
在城中街道新河社区,居民在”爱心超市”内兑换到积分商品
老田,昨天打扫广场赚了20个积分,可以换个洗衣液;小何,你家还有45个积分没有用,能兑两桶卷纸;王婆,你家环境整洁加10分,6月参与活动加5分……
7月下旬,走进应城市田店镇富水社区,前来“爱心超市”兑换物品的村民络绎不绝,社区干部田文瑾在认真核对每家每户的积分信息后,及时根据村民的需要兑换相应的物品。
“今年社区将27项村务内容纳入评价清单,并赋予一定分值,村民以户为单位,凭‘表现’累计得分。参与事项越多,做得越好,积分越高,可供兑换的奖品等级也相应提升。”田文瑾介绍,村务内容评价清单公示后,群众的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。
现在,一提到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,“站着看”的旁观者少了,“抢着干”、“比着干”的热心人多了。田店镇党委组织委员祁绍明由衷感慨:“有了‘爱心超市’,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日渐高涨,干事劲头越来越足。”
富水社区的实践是应城市推进积分制管理的生动写照。去年来,该市以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契机,按照有场地、有队伍、有标识、有商品、有台账的“五有”标准,打造“爱心超市”51家,累计进行积分兑换5000余人次,有效激发了群众自治内生动力。
“悦心书屋”丰富业余闲情
在东马坊李台村“悦心书屋”内,群众正在读书“充电”
7月29日,早上8点半,位于东马坊街道李台村的“悦心书屋”准时对外开放,迎来了不少暑期休假的学生和村民前来享受阅读的乐趣。
作为一名资深的文史爱好者,年过六十的李耀明平日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。过去,他曾是李台村阅览室的“常客”。“以前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。但是书籍数量有限,版本有些过时,把感兴趣的书目看完,渐渐地也不想去了。”李耀明说。
里面的书跟老年人的生活差得太远了,我们喜欢看些健康养生类的;我们想看点种植养殖技术的……2023年4月,在一次屋场院子会上,包括李耀明在内的10余位村民代表向村“两委”吐露心声。
民有所求,必有所为。如何有效改善书屋阅读环境,增强服务功能,李台村“派聘书记”曾翠华想了一个好点子。
“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契机,我们决定重建书屋。在宣传部门支持下,配备了各类畅销图书1000余册。同时,引入数字农家书屋等智能设施,方便群众‘指尖’操作。”曾翠华表示新书屋投用后,村民阅读更尽兴了。
近年来,应城市全面整合资源,在全市303家农家书屋推行质效提升服务,根据各地群众的需求进行书籍配备更新,同时组建农家书屋志愿服务团队,以书屋为阵地广泛开展阅读实践、科普讲座等文化惠民活动。目前,全市农家书屋实现了数字化全覆盖,数字农家书屋注册人数达8万余人,农家书屋已经成为群众读书的热门“打卡地”。
“安心课堂”增进家庭亲情
暑假期间,孩子们在碾屋社区的“安心课堂”上学习拼积木
炎炎夏日,走进碾屋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“安心课堂”,清凉气息扑面而来,数十名儿童在“爱心妈妈”的陪同下,聚精会神搭着积木,玩着拼图。
曾几何时,每逢假期周末和放学后,学生无处去、无人管成为困扰广大家长的突出问题。
近年来,应城市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所)、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,开设“安心课堂”等,应对学生管理出现的“真空期”,为有托管需求的家长提供全方位服务,着力破解民生难题。
“以前放学,孩子只能一个人在家做作业,现在可以到社区看书、绘画,还有专人陪护,家里人都很放心。”在碾屋社区,前来“安心课堂”接送孩子回家的老人纷纷称赞。
“‘安心课堂’不同于传统课堂,它兼具‘托管’与‘教育’两大功能,除提供课业辅导外,还结合辖区绘画或志愿者资源,因地制宜,开设绘本阅读、手工制作、积木拼图等益智课程,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自由选择。”应城市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,得益于“安心课堂”,广大家长“四点半”难题逐步缓解,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。
今年以来,依托“安心课堂”,应城市举办各类公益活动132场次,服务中小学生6500余人次。
“贴心驿站”传递社会温情
炎炎夏日,环卫工人在“贴心驿站”享用免费冷饮
“这几天越来越热,每次送完餐之后到这里吹吹空调,还可以免费接水喝,真是方便!”入夏以来,每天下午1点半,刚送完餐的外卖员熊威按照惯例,来到应城市工农路社区“贴心驿站”,抓紧时间吃饭休息。
跟熊威一样,每天中午,有不少户外工作者到工农路社区“贴心驿站”休憩。
驿站不大,功能俱全。在这个温馨的“歇脚地”,休息区、充电区、茶水区布置合理,微波炉、饮水机、应急药箱、雨伞、针线包等贴心物品摆放整齐,户外工作者随时能享受“热可纳凉、冷可取暖、渴可饮水、饥可热饭、雨可栖身、伤可用药”的爱心服务。
近年来,应城市结合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特征,在村(社区)党员群众服务中心、城区核心商圈等人流集中点位,优化设立46家“贴心驿站”,有效延伸基层党群服务触角。
“今年以来,立足群众需求,我们整合资源,先后将寄递物流、信息发布、代销代购等10余项功能纳入驿站服务范畴,充分发挥‘一站多能’作用。”应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周明说。
据统计,自“贴心驿站”投用以来,累计开展“夏日送清凉”等各类主题活动32场次,圆梦群众“小心愿”509个。
“暖心食堂”传扬孝德真情
临近中午,韩湾村“暖心食堂”内老人正在用餐
8月1日,时值中午,应城市韩湾村85岁独居老人范彩兰和平常一样来到“暖心食堂”就餐。刚一进门,浓浓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,村志愿者赶紧招呼老人坐下。
“每个月交400元餐费,每天饭菜有荤有素,营养均衡,很合我的口味。”在这里,范彩兰吃了整整4年。
当前,应城全市11个乡镇16个村(社区),有近5000名高龄老人和范彩兰一样,每天到“暖心食堂”吃饭、聊天、参加文娱活动。
近年来,应城市紧盯高龄、独居老人群体,坚持从办好民生“食”事入手,统筹各方资源力量,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附近修建“暖心食堂”,把助餐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
四里棚刘杨社区有70岁以上老年人近380人,2022年该社区考虑到周边老年群体就餐生活、日间照料等需求,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旁建设了一座1100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城市老年活动中心,同年5月建成,目前食堂日接待量达300人次。
此外,考虑到“暖心食堂”的公益属性,收费不宜过高,各“暖心食堂”定价纷纷采取价格阶梯式递减政策,参照“年龄越大收费越低”的原则,对应划分关爱价、高龄价和幸福价,按每人每餐1至6元的标准执行,最大限度让利于民。
截至目前,应城市已建成“暖心食堂”16家,计划于年底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