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,该病的发生乃多因所致,是外邪侵袭、饮食内伤、情志失调、房劳过度、肾阳亏虚等综合作用的结果。
该病的病因病机大多为肝肾亏虚、游血凝滞、脉络不和所致,其病位与肝、脾、肾三脏及肝肾二经联系密切。
(资料图)
而对于精索静脉曲张的中医治法众多,归纳总结主要为“补、通、清、消”4点:
1. 补:调养肝肾、温补肾阳、益气健脾;
2. 通:通络疏滞、活血化瘀、疏肝理气;
3. 清:清热解毒;
4. 消:利湿祛邪。
医者若能掌握这4个治疗要点,灵活运用,对症下药,皆可得获良效。
患者于先生,36岁。于3年前隐约感到左侧阴囊下垂,经泌尿科医生诊断,属精索静脉曲张。
鉴于患者已有一双儿女,医生不建议手术治疗,表示随着年纪增长,曲张的静脉会自然消失。然而几年过去,这种不适感没有消失,反而加重。
刻下:面色恍白,畏冷肢凉,腰膝以下尤甚,小便频数清长、夜尿多,大欲减退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
辩证:肾阳虚亏
治宜:补肾温阳
方拟右归丸加味: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菟丝子、枸杞、鹿角胶、当归、杜仲、肉桂、制附子、丹参、鸡血藤
前后治疗一月余,诸证悉平,随访至今,未见复发。
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辨证分型较多,其中以肾阳亏虚型最为常见,本案患者就是典型案例。
肾为水火之脏,命门之火内寄其中,为元阳之本源。
肾阳亏损,命门火弱,根据五行相生理论,严重者可致火不生土,疏通失职,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即脾胃运化失司。
故在症状上可表现为神疲乏力、面色咣白、腰痛怕冷尤其腰膝以下等,多数患者同时会出现食量减少、食欲减退、小便频、小便清长、大便便溏或便秘等表现。
肾阳虚,对应的天癸衰弱,封藏功能失职,固精关功能衰弱甚则丧失,临床上男性患者多伴随遗精、不育、功能障碍、大欲减退等症状表现。
君药 —— 附子、肉桂、鹿角胶
附子补火助阳,逐风寒湿邪;肉桂补火助阳,引火归源;鹿角胶温补肝肾,益精养血;三药合用,相辅相成,可定本方温补肾阳的基调。
臣药 —— 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
熟地滋阴补血,益精填髓;山药补脾生津;山萸肉、枸杞滋补肝肾;此四味药可在补阳之时,同时兼顾适度的补阴,有“阴中求阳”之寓。
佐药 —— 当归、鸡血藤、丹参、菟丝子、杜仲
当归、鸡血藤、丹参养血和血、补养精血;菟丝子、杜仲补肝肾、强腰膝;共同辅助君药、臣药。
诸药合用,在温补肾阳的同时,适当滋阴,阴中求阳,达到了阴阳共补、阴阳协调之效果。
本方组方严谨,思路明确,各药之间相互协作,共同作用,同奏“补”之大方。整个方剂之中均围绕“补”进行,全方无“泻”,完美的将温补和滋补结合到了一起,故而奏效。